4月,天气渐暖,雨季连绵,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“清明节”。
今年的清明节,我决定跟随我父母的行程回一趟老家扫墓。我的老家在上饶弋阳,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。弋阳近几年,也在大力发展旅游,最有名的就是被评为国家五A级旅游区的圭峰,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资遗产“中国丹霞”的组成部分。圭峰又名“龟峰”,其独特的地貌景观是“无山不龟,无石不龟”。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前来登足。
我爱我的家乡弋阳,那是我出生的地方,即使离乡生活了20多年,但依旧对家乡有着深深的依恋。每年逢年过节,我们全家都会和家乡的亲人们团聚在一起过节。那里承载了太多童年的快乐。如今时光飞逝 ,小孩都长成了大人 ,大人变成了老人,而老人们有些仍健在有些却活在了我们永久的记忆中。
这次清明节特意带着三岁的儿子回去给我家已故的亲人们扫墓。三岁的小朋友虽然是第一扫墓,但因为大人们都提前嘱咐过“到了墓地要保持肃静,不要喧哗嘻笑打闹。”别看他小,他似乎也懂那是他的太爷爷太婆婆,会在上天保佑我们全家。在墓前祭拜时,双手合十,一鞠一躬,有模有样。看他懂事的模样,心里有丝丝欣慰。
“清明时节,雨纷纷。”古人的诗句早就预报出这个特殊节日的天气。我们来到墓前,把伞轻轻放下,响应国家如今的“文明祭扫”,把已经备好的鲜花、水果、“清明果”、“清明酒”放置,以这种清新的祭拜方式代替以前的传统的“烧纸钱”、“放鞭炮”。丝丝细雨中更是烘托一种幽静的气氛,以当代文明作风寄托对亲人的思念。
清明节是传承信仰、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,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,是感恩先人、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。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。每逢清明时节,人们无论身处何方,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,缅怀祖先。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、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愿大家通过环保、文明、绿色的祭奠方式寄托哀思、缅怀亲人,祭祖上坟请注意防火。